时间:2024-09-15 来源:网络 人气: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确保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我国制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办法的相关内容。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的制定,旨在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质量。通过资质认证,选拔出具备综合能力的集成单位,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第二条,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是指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和网络系统工程的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这包括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等方面的综合集成。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将资质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各级资质的评定条件包括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质量保证能力、技术装备、系统建设质量、人员构成与素质、经营业绩、资产状况等要素。
其中,一级资质单位具有独立承担、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等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二级资质单位具有独立承担省(部)级、行业级、地(市)级(及其以下)、大、中、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三级资质单位具有独立承担中、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大型企业级(或相当规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四级资质单位具有独立承担小型企业级或合作承担中型企业级(或相当规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的能力。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规定,凡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单位,必须经过资质认证并取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资质申请单位需按照规定提交相关材料,经评审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资质评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负责,评审内容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技术实力、管理水平、业绩等方面。评审过程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资质监督管理的内容,包括资质证书的发放、使用、变更、撤销等。资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资质证书持有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资质等级要求。
同时,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将依法予以处罚,包括撤销资质证书、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市场、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资质认证,选拔出具备综合能力的集成单位,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