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优衣库,你可能会想到那件超火的“无痕内衣”,或者是那家总是人山人海的快时尚店。但你知道吗?优衣库还曾经因为一段不雅视频事件,一度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回顾一下那段“优衣库不雅视频”的往事,看看它究竟是如何引发轩然大波的。
2015年4月,北京三里屯优衣库店内,一对男女在试衣间内发生关系,并用手机拍摄了视频。这段视频在微信朋友圈流传开后,很快被上传至互联网,引发了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猜测,这究竟是不是优衣库的营销手段呢?
面对网友的质疑,优衣库官方迅速作出回应,否认了这是营销炒作的说法。他们表示,已经在第一时间向相关媒体平台进行举报,并呼吁广大消费者遵守社会公德,正确使用试衣间。
这并没有平息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商家借机营销炒作;也有人猜测,视频中的男女主角是谁,并对他们进行人肉搜索。更有甚者,还专门跑到北京三里屯优衣库门店拍照留念。
与此同时,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消息称,朝阳警方对此高度重视,已介入调查。国家网信办也约谈了新浪、腾讯等负责人,责令其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
那么,这段不雅视频究竟是如何流出的呢?有网友爆料称,这段视频于7月13日开始就在微信朋友圈流传开,网传系视频女主角手机丢失,导致视频流出。至于为何会在7月14日晚间突然爆发,则不得而知。
在这场风波中,优衣库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商家为了吸引眼球而采取的极端手段;也有人认为,这反映出我国部分消费者对隐私权的漠视。
那么,传播不雅视频是否构成犯罪?又是否存在侵犯个人隐私的情况呢?针对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多名法学专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阮齐林表示,法律并没有明文禁止公民不能看什么,网民观看此视频的行为并未构成违法。违法往往是对他人造成侵害,而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赵军表示,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信息。赵军说,如果严格按照法律条文来看,网民保存视频的行为是违法的。但他也表示,从实际情况角度出发,若网民只是将视频保存下来,并没有对其进行传播,那么并没有对公共秩序造成影响,这一情况下,公权力不宜过度介入。
在这起事件中,优衣库的试衣间成为了众矢之的。那么,试衣间究竟应该如何使用呢?
申维丰律师表示,隐私权是一种防御性权利,主要是精神性的人格权。隐私权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人格权,虽然其可以被利用,但其财产价值并非十分突出,隐私主要体现的是人格利益,侵害隐私权也主要导致的是精神损害。
申维丰律师还指出,隐私权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性的权利,在该权利遭受侵害之前,个人无法积极主动地行使权利,而只能在遭受侵害的情况下请求他人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
如今,那段“优衣库不雅视频”事件已经过去多年,但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依然存在。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隐私权的侵犯,尊重他人的隐私,共同维护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而对于商家来说,更应该注重诚信经营,切勿为了吸引眼球而采取极端手段。